LUPO ALL COMMENT 陸坡-電影動漫雜談
  • 首頁
  • 小說連載
  • 評論日常
  • 關於生活
  • 塗鴉

《疾風魅影-黑貓中隊》逝去的貓影

28/10/2018

評論

 
圖片
當年飛行的少年啊,再一次你還願意飛嗎?
電影英文名: Lost Black Cats 35th Squadron
在2013年時宮崎駿導演的動畫作品《風起》中,啟發工程師堀越二郎的義大利飛機製造創辦人卡普羅尼曾經在動畫中說:「風,還在吹嗎?那就要盡全力活下去。」這句話不僅說了堀越二郎的宿命,而更多是搭上那一去不返的飛官們的人生。台灣紀錄電影《疾風魅影-黑貓中隊》是描寫冷戰時期台灣對於中國的偵查行動,所編製的空軍35中隊,如同暗夜的黑貓無聲無息的從空躍過,進行神祕的高空夜間電子偵測任務。這部紀錄著重在於當年實際進行這項任務的兵士和訓練員,還有實際遭遇中國反擊的飛官與台中美三地之間交雜複雜的政治關係,而在這些政治因素之下,渴望飛行的少年飛行員青春與生命儼然成為了棋盤上的棋子。
台灣被遺忘的歷史如今慢慢的收回,不管是曾經日台之間的「灣生」或是原住民過往的「賽德克巴萊」,眷村、離島人們等各種的故事,讓多年沒有好好看過這座島嶼的我們可以知道台灣還有許多沒被人知曉,那些「歷史的曾經」。其中不管在日劇或老蔣時代,軍中部隊文化總是神秘不可告人的,而多年後如今台灣在自由的風氣下,當年軍中故事也一樣一樣的被攤開,日據時代一去不回的東南亞兵、金門八三么、陸一特三年兵等。而台灣空軍也有他們所謂的傳奇與辛酸過往,那就是曾經台美友好下誕生的特殊偵查部隊「黑貓中隊」。
 
《疾風魅影-黑貓中隊》是用老練的紀錄片呈現手法,片中利用很多動畫與回憶照片,甚至拍攝重現出當時的場景與狀況,整體來講相當用心,且在訪談多位當年參與計劃的飛官,在他們年老回憶當時從中國來台又因為嚮往飛行加入了飛官幼校,一路走來都跟這群飛行同伴一同受訓一同慢慢變老,看著自己的朋友和同伴死訊、遺孀以及被共軍俘虜,黑貓中隊究竟是一個不願提起當年的往事?還是一段青春走過胸懷大志飛行少年的成就?
《疾風魅影-黑貓中隊》雖然是紀錄電影,但看著老軍官侃侃而談總讓人想起2015年公視大戲《一把青》改編作家白先勇的空軍遺孀故事,雖說黑貓中隊並非從八年抗戰一路演出,但對比當年盼著飛出去就回不來的女人,《疾風魅影-黑貓中隊》說的是飛上漆黑夜空抱著「不死便成仁」心情出派國家任務的先生,所有著的心情。14年間這群飛行員執行220次任務,最終只剩17位成員全身而退。而2位被俘飛官,則在20多年才重新回到台灣這片土地。
 
當年黑貓中隊的成立,主要起於美國對於中國共產勢力崛起的注意,因於美俄冷戰時期,面對同於俄國之外最大的共產國家,要如何偵蒐是美國的一大困難。故將想法放在退敗至台灣的國民政府上,藉由提供當年新型偵蒐戰機由中華民國軍隊提供飛行員,透過美方訓練,而成為利於國民黨和美國的情蒐戰隊。而在美中建交與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後,黑貓中隊如同疙瘩,最後成了解散與無法散中當年時代的秘密。其中也有飛官到老時仍對政府當時將他們視為棄子這件事情耿耿於懷。
童年的飛行夢,一度搭上世界最高科技的飛行器。對於想飛行的黑貓中隊的少年飛官那像一場賭上人生一切的夢,也是一個無法回頭的選擇。黑貓中隊是一個高空夜間偵測的部隊,而夜間低空偵測飛行部隊「黑蝙蝠中隊」則又是一段台灣飛官史上另一段故事。只能說戰爭不僅是勝敗,而是奪去更多不管輸贏之外性命。在2015年國家地理頻道拍攝《台灣菁英戰士:傲氣飛鷹》以現代的台灣飛官訓練拍攝紀錄影集,讓人了解新一代飛官展新的面貌。
圖片

關於 PTT 空軍宅鄉民 flyover01 的補充與文章解誤:

​黑貓中隊的飛機U-2是史上最難飛的飛機?
當時U-2為了爬高到俄式飛機飛不到的七萬呎高空(噴射民航機的巡航高度在3~4萬呎間),又得攜帶能長程飛行的油料,U-2飛機充分的發揮了偷工減料到極致的精神。機身與機尾只靠四根螺栓連結。當飛彈打上來的時候,U-2飛行員必須轉彎閃避。一般客機轉彎大約保持30度傾斜。U-2卻只有3度。任何飛機都有一個最小速度,低於這個速度翅膀就無法產生足夠的浮力,於是飛機就會失速往下掉。空氣密度越高越小,於是最小速度就越來越高。可是又有另一個速限,越高越小,超過了就會解體。當高度升高,這兩個速限會越來越接近。這兩條線之間的空間,稱為棺材角。

那麼在U-2爬升到7萬呎時,棺材角多大呢?9浬。也就是說,若U-2飛行員沒掌握好速度,快了5浬,飛機解體;慢了5浬,失速墜機。俄國的S75型飛彈,在設計桌上可以達到七萬五千呎以上的高空,可是從來沒有測試過,究竟能不能飛那麼高,俄國人自己也不知道。因為俄國連穩定的飛在六萬呎的靶機都沒有。U-2就是這麼變態難飛。 


黑貓中隊從開始到最後的飛行員?
28名飛行員完成U-2換訓,5人被擊落,3人殉國,2人被俘,但另外有6人在平時的訓練飛行中失事,1人在任務中失事。郄耀華在桃園降落的時候單邊失速;余清長消失在沖繩海面;王政文在墜入宜蘭外海的時候據說有目擊者看見他的一邊翅膀少了半截。

黑貓中隊電影的 MV含意?
在海報上,在MV與片子的結尾,導演讓十架U-2並排飛過桃園基地的跑道上空。這是歷史上未曾發生過的事。喻示著那十位身死晴空的英靈,依然振飛護台。2:25鏡頭。左邊是沈宗李,右邊那個接受U-2模型的,叫做蔣德秋是解放軍第一飛行員。是80年代中共派去法國試飛幻象2000的兩個國家級試飛員之一。民國58年10月16日。沈宗李飛到山東半島上空,突然米格機雷達預警的20號系統警報響了。他把U-2向左閃避,看看沒事後又回到原來航線。這時候突然感到一陣震動。他還在想不應該是地對空飛彈啊完全沒警報的時候,一個黑影衝上來了!是蔣德秋的米格21!兩個人隔著500呎對看了一眼,然後引擎已經缺氧熄火的米格21能量耗盡,掉下去了。40幾年後,經由徐林的牽線,兩人可以再次碰面,笑談往事。拍下這張照片,放在MV裡。

黑貓飛行員並非都是空軍幼校與外省人?
楊世駒是官校25期沒唸過幼校。再來華錫鈞 王太佑 郄耀華是幼校一期,官校26期。但是這期在大陸畢業,到台灣時華錫鈞已是官校教官,帶新生飛行。陳懷是幼校3期,官校28期,在大陸早已幼校畢業,進官校學飛。28期在岡山畢業。幼校在大陸只招了6期,最後 1 期是官校32期(包括歐陽漪芬,毛節盛,唐飛)。33期是在台灣招考的,這時就有受過日本飛行兵訓練的賴起套加入了。葉常棣就是聽他哥哥說官校招人了才匆忙從香港趕來,哪知還是遲了10天,還好半年之後又招34期,他才順利考上。整個黑貓中隊28名飛行員,有4名台籍。這個比例應該比當時其他國軍部隊都要高。

在黑貓之前的中國偵查行動?
在黑貓中隊之前,六大隊(偵查)4中隊已經RB-57A/D開始對大陸的高空偵查。民國48年1~10月就飛了20次,兩次飛過北京上空。直到王英欽在北京東南郊被飛彈打下來為止。這一段電影裡也有。RB-57共訓練7名飛行員,被擊落2人陣亡。比例比黑貓還高一點。(而且活著的5人回到偵查部隊之後又有二人在沿海偵照任務中被擊落陣亡,慘烈)

王英欽被擊前U-2飛行員的甄選就已經開始。但是電影裡未提到的細節是,華錫鈞一行人在美國完訓返台後就回家了,根本沒看到U-2。待了半年後又送往美國複訓,再回台時黑貓中隊才開始真正運作。就某個角度而言,黑貓U-2只是繼承RB-57的任務而已。不過事實上沒那麼簡單(例如黑貓是CIA主導而非美軍)。

之後的黑貓中隊?
黑貓中隊並未消失,到今天為止仍然在飛翔。這不是他們精神與我同在。實際上黑貓/快刀計畫結束後,原來的美方人員Dey.H歸建空軍。隔了來年美軍第5偵查中隊重組復  活,骨幹就是這些人,於是他們很驕傲的自稱是黑貓。目前這個中隊駐紮在韓國烏山。  在片中訪問的一個"前美國黑貓中隊指揮官"就是前任的5中隊長,他跟台灣的黑貓中隊應該是沒什麼關係。但是美軍一向很注重傳承。

​除了電影之外我們還能怎麼知道黑貓中隊?
希望這部電影也能引起大家對於探究那個最壞也最好年代的興趣。沈麗文女士的「黑貓中隊:七萬呎飛行紀事」是一個不錯的開始。不僅因為她是沈宗李的女兒,而是導演楊佈新就是看了這本書之後才興起拍片的念頭,在圖書館中也可以借閱到這本書籍。

相關題材推薦(點圖觀看):
圖片
《少年軍人紀事》窺視中的軍中軼聞
圖片
大丈夫效命沙場磨長槍《八三么軍中樂園》
圖片
水鬼吐槽心聲誰人哉《我是蛙人》
圖片
《阿兵哥 3x1》時代洪流男人們的共通回憶
評論
    图片

    Author

    陸坡坡
    設計、文字工作者

    待過中國、曾在日本情色產業、韓國遊戲公司、台灣電視台、夜店工作

    作品
    《營長的除靈方法》
    《三三五日軍中手札》
    《七三七日同居手札》
    《少年仔》
    《軍中輔導》
    《黑貓與自行車》
    《父親的情色錄影帶》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歷史資訊

    月/年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二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6
    十一月 2016
    十月 2016
    九月 2016
    八月 2016
    七月 2016
    六月 2016
    五月 2016
    四月 2016
    三月 2016
    二月 2016
    一月 2016
    十二月 2015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九月 2015
    八月 2015
    七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三月 2015
    二月 2015
    一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一月 2014
    十月 2014
    九月 2014
    八月 2014
    七月 2014
    六月 2014
    二月 2014

    RSS 訂閱

    電影回收桶
    Flag Counter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 首頁
  • 小說連載
  • 評論日常
  • 關於生活
  • 塗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