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四面牆的生活,美國受刑人最真實的紀錄訪談
影集原名:Lockup
台灣犯罪率從過去的25萬人次於今攀升於28萬人次,而從這項紀錄顯示出台灣在暴力與竊盜等傷害案件雖逐年降低,但酒駕、性侵、詐騙等事件卻是提高的。而宣稱自由人權的美國犯罪率在世界居高不下,甚至自今監獄的人數在世界前段班,有些收容所甚至受刑人的人數太多除了房間外得睡在大廳內控管,可以看出美國一直以來社會治安問題。《鐵窗之後》系列實境節目,是以探索美國各州處監獄狀況和了解監獄設施和獄警囚犯之間的互動,對於每個獄中所有的個別問題,和犯人背景和人生故事與監獄生活當中情感聯繫等這些相當深度的訪談與觀察紀錄。也讓美國民眾聽到和看見監獄真實的狀況和囚犯獄警的聲音。
台灣的監獄環境一直以來都受到人權團體的詬病,長期關心台灣獄中受刑人和監獄狀況人權議題的監所管理員林文蔚,就曾表示:「你把好好的人放在監獄裡關壞掉,再把他們放出來,這個社會能變得更安全嗎?」這是台灣需要思考的議題,而同時美國也有它關於受刑人與監獄之間許多不同的問題急需解決。知名的美國布朗克斯黑人青少年因為誣告入監的《卡利夫布勞德事件》,就不只有顯示出美國監獄司法弊端,更可以看到拘留所中不為人知急需改進的黑暗一角。
《鐵窗之後》系列是一個從2005年到2017年長達十多年的龐大的深度訪談實境節目,這系列分有著許多不同的分支,《鐵窗之後:深度採訪》、《鐵窗之後:郡監獄》、《鐵窗之後:鏈鎖反應》、《鐵窗之後:未刪版》等,雖都在探討美國監獄與受刑人的狀況,但在細節部分卻在探索不同的監獄文化與美國犯罪問題,或是犯罪的受刑人本身的狀況與家庭等,這系列對於男、女監獄和拘留所的狀況等都有著不錯的描寫,並且也平衡的報導關於獄警的工作難處,算是很全方位的節目內容,在整體的概念有很值得學習的地方。
這系列每季都會有不同的琢磨點如《鐵窗之後:深度採訪》是比較偏重於犯罪者的始末與心理,甚至還有生活狀況,比較屬於囚犯的個人描繪,與對於自己自我的想法和犯罪監獄之間摩合的經過。而《鐵窗之後:郡監獄》則比較向對於每個監獄狀況描寫較為詳盡,像是拘留所還有空間問題,甚至在購物或是管制都有詳盡的介紹,並且也有讓人想不到的男女分層合併的監獄類別,這點跟台灣傳統男女犯人分開處理的狀況有很大的不同。
《鐵窗之後:鏈鎖反應》則有比較多關於監獄事件從開始到結束的實際報導和訪談,有些則是犯人犯罪事件好幾個嫌犯關係人為了自保或是義氣周旋在法庭和獄警等人之間一種謊言和現實交錯中找尋真向的監獄風雲。最後《鐵窗之後:未刪版》則是漏網之魚的私下獄警和犯人的日常點滴的描繪,也有著犯人在獄中生活中最真實的一面,從聊天到打架;反抗與順從,可以讓人看出某些犯罪者的不安定感,但也會讓人憐惜某些人的遭遇。
整體來說《鐵窗之後》系列算是不錯的美國犯罪探索,也有著不同的議題,如針對青少年監獄的受刑人的訪談與觀察;還有在出獄之後對於假釋或回歸社會的更生人追蹤報導等,都有著不錯的省思和思考點。而這對於美國監獄探討的節目也在第25季時畫下句點。而《鐵窗之後》系列有一個特別的拍攝手法,除了一搬的訪談和監視器翻拍等,他們也經過獄方同意,給予拍攝的囚犯個人攝影機去記錄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和拍攝獄中日常,讓人更能清楚知道受刑人的想法與觀點。
如果可以誰都不希望走上歧路,但每個人也都希望可以好好活著。對於犯罪者心理或是司法判定等問題,不只在台灣世界各處都有著他們犯罪問題,就連看似犯罪率極低的北歐,社會上對於犯罪監禁隔離的定義和法規也是有著不一樣的觀點和討論,但不管如何我們可以知道監獄對於犯錯者的懲處,向來都是以剝奪「部分權利」來作為處罰,但要剝奪多少才是合理?或我們應該如何才能防止它人再犯與誤判出冤案,這不只是美國也是台灣社會必續逐步關注與學習之處。
相關題材推薦(點圖觀看):
|
Author陸坡坡 歷史資訊
月/年
六月 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