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bye, Lenin!(2003) 電影亦政治,那個多美好的共產時代
電影反應一個時代的來去,也反應著一個導演的政治和立場。不管是烏克蘭與俄羅斯現在進行式的戰爭,和如同《時代革命》香港人抗爭中共政權的每一天,我們可以看見在洪流中政治立場幾乎是所有創作的初心和影響著說故事的語調,當然時代會變,你所有的政治總有一天也會和如今的你不同。
2003年的經典名片《再見列寧》透過詼諧幽默的手法描繪歷史事件,亞歷山大過去父親曾叛逃到西德,留下母親與姊姊三人在東德長大,隨著時代東德群眾抗議聲浪劇烈亞歷山大的母親在一次遊行抗爭中不省人事,在睡夢裡東德正劇烈變化,當柏林圍牆倒塌時,亞歷山大這位忠貞愛黨的母親卻醒來了,他該如何粉飾太平讓母親以為世界沒變,他們還活在那東德時代? 《再見列寧》是什麼電影?
經典電影所以經典,都有著他的原因。有時候不只課本上或考卷的考題才是一個時代故事,電影跟娛樂文化也說著另一種歷史。歷史的面相向來多元,每一個人就有一種看待歷史的角度,並且重蹈覆測似乎是人類的天性,歷史能帶來的似乎成了讓我們繼續見證無盡頭的連續劇該怎麼演下去?
《再見列寧》當年上映時在德國一舉拿下上百萬人的觀影記錄,同時也帶起了一股難得的東德熱,主要不是懷念威權者,而是東德人對於自我的歷史生活、記憶直球正視和認真面對,他們曾有過與西德人不一樣,屬於自己的時代。 電影《再見列寧》故事講述主角亞歷山大有一位逃到西德的父親與留在東德的母親,母親因為父親的逃亡變本加厲的活在共產時代成為政府模範,人在一場肇事中昏迷,而醒來時卻是在東德劇變的年代,讓亞歷山大汗顏。
為了母親的病不受刺激,亞歷山大開始營造東德政權的假象來哄騙母親,還原房間的樣貌、在外找尋東德遺留下來的商品、還聯合過往母親的友人上司演出一幕又一幕的東德榮景,但隨著母親病情逐漸好轉,這些瞞天大謊的說故事程度也再不斷的向上攀升到無法收拾。 《再見列寧》探討、分析與延伸:
從《再見列寧》中我們可以看見電影勢必會展現出一個創作者他在作品裡表現出的政治主張,還有碰觸到政治題材與每人對於自我主張表達方式的自由。這部電影的導演透過自己對於德語與歷史的研究和後來在電影學院的學習,拍攝許多講述地方故事來反映德國社會的影視作品。
《再見列寧》用幽默且不帶偏見的手法拍攝出東西德的差異和社會變動所發生的社會問題,年輕人擁抱新時代,但過去被政黨遺毒所侵蝕的老一輩人,卻陪葬了自己的人生,且無法適應社會劇烈的變動。 其中這部電影也探討關於「東德情結」。這是對於原東德生活的人們對於過去共產和威權時代一些懷念,甚至因為無法適應新時代而對於舊時代的依戀,而想回到過去被統治的那些年。
《再見列寧》中主角亞歷山大因不斷替母親打造一個不變的體制、不變的時代之中更加深了這個印象,使東德情結一詞在德國大眾流行上又重新探索那個威權共產時代,也更進一步描繪關於這種社會狀況出現的原因和東德西德之間對立、影響和過去政治冷戰與迫害等等連帶議題。 《再見列寧》值得一看嗎?
說來這部電影雖然描繪的的是東西德故事下的黑色喜劇,但某方面對於台灣人的共鳴點是現在進行式,尤其在如今台灣社會逐步轉變和各種社會變化,如女性權益的探討、正視台灣這片土地、同志婚姻和性教育等。
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反對的人是拿出中華兒女、緬懷蔣總統跟戒嚴時代的台灣社會等說詞,不免都在這部《再見列寧》電影中意外的投射出來,因為無法適應而想當年,如同老兵過去苦痛的兩年兵唸著現今新兵過太爽般光景,宛然我們必須活在美化後的記憶裡。 如主角亞歷山大在《再見列寧》拼命的想替東德政權的母親保護在那保護傘和美夢泡泡中,以為世界會永遠不變,活在讓想當年的氛圍下,反觀台灣許多時候走過半甲子的人是否也因無法適應這時代變遷,所以說著老調重彈的現代年輕人,宛如「老蔣情結」的中國夢。 夢中什麼都有,懷著在騙局下叫不醒的是不是幸福?如同電影中亞歷山大的女友所做所說都跟他男友表示:你不可能騙你媽一輩子。而自己騙自己認為祖國大夢一輩子的人,是否會有夢初醒的那一天? 相關題材推薦(點圖觀看):
|
Author陸坡坡 歷史資訊
月/年
十一月 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