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該死?監所人員描繪出最真實的監獄樣貌 好多年台灣吵著廢死是否可行?有人堅持任何人都不能有定奪他人生死的權利;但也有人表示血債血還;一命償一命才是社會正義的表現。而其中也包含了監獄超收犯人,還有懸案跟冤獄的受刑人,死刑存廢似乎也關係著監所人員的作法與往後的工作流程。《獄卒不畫會死》是由長年在宜蘭監獄服務的監所管理員林文蔚希望透過圖文紀錄監獄所聞,來讓一輩子可能都不會接觸到監獄的人們了解,關於受刑人刑罰和矯正,在社會上也是個重要的公共議題。在書中以圖文的方式撰寫關於監所管理員的作息和各種不同類型的受刑人故事,有讓人感到難過悲傷的、當然也有荒唐不堪的故事,但犯罪者究竟為何犯罪?在監獄的人權究竟尺度到哪?也許都還是難解之題。 出至法務部矯正署2016年時統計全台24座監獄有20座都超收犯人,過半數的受刑人只能睡地板,並且在衛生與通風、傳染病等,常會讓犯人呼吸困難、中暑和皮膚病等狀況產生,政府決定興建更多監獄的與擴大獄所牢房等決定的同時,地點受到許多民眾排斥,且對於只是蓋更多監獄來關罪犯,部分長期關注此議題的公民團體認為更因該從教育和生活開始著手,甚至是獄中的教化制度是否有讓更生人在回歸社會的可能,都和加蓋監獄同等重要。而法務部也表示許多被關的受刑人多半都是酒駕入獄,在喝酒不開車的宣導影響著監獄的容數量。 台灣長期關注監獄與公務問題的監所管理員林文蔚從1999年考上公務職就一直長期在監獄服務好多年,在2010年時他開始試著用圖畫和文字記錄自己的獄中所見所聞,將來監獄參訪人員和外頭民眾那看不到關於他工作的內容和犯人在獄中的生活,甚至一些囚犯的故事都用圖文傳達出來,在2012年在許多藝文空間展覽、2013年也出版成書,讓更多可以貼近監獄真實的樣貌,且用不同的角度是省思關於受刑人的犯罪和監獄人權,再教化與廢死等議題。 林文蔚的《獄卒不畫會死》是收入他繪製部分獄中的圖文故事,可以大致上分為關於監獄監察員工作的狀況和監獄中受刑人的生活。其中也寫到許多關於兩者之間的對峙和爭執,嚴重甚至有監察人員施虐受刑人的狀況;而反過來也不少是關於受刑者的人生故事,和林文蔚本身在監獄中彼此私交的狀況。林文蔚並沒有學習過美術而是透過鋼筆和淡彩自己學著去畫下監獄和犯人的樣貌,他說他喜歡畫人,因為只要是人就會有故事。即使是千篇一律的獄囚生活,換個角度去看待日子是他的哲學。 監獄工作人員的作息通常是做一休一,一天工作從早上八點到隔日早八,等於二十四小時不間斷,沒有休息,連吃飯也得看著監視器或站著蹲著快速的解決,而當間獄大小事不斷,工作人員的壓力也相當大,如犯人自殺,會同房鬥毆,甚至逃獄跟探監的哭泣等等狀況,都讓這些監察人員兩頭燒。不好的環境再加上高壓的管制,兩邊都逐步走向最壞的狀況,這也是林文蔚在長年工作下想改善之處,對於獄中的環境和對於工作人員和囚犯之間,如果不彼此磨合找出相處之道,往後的日子只會難熬下去。 「社會的刻板印象才是受刑和更生人逃不出的牢。」這是這本書沒有寫出但無時無刻傳達出來的訊息,林文蔚在圖文集中說出篇篇故事,有些是自找有些人入獄卻是無可奈何。而他的作法在獄中也評價兩極,其中他描寫了一篇名為「懺悔」的圖文紀錄,被獄方記了2支申誡,也不斷被獄中的各級長官「關心」他的創作。但是他的老婆和家人都很支持他的作法,林文蔚也表示自己繪製出來這些監獄的真實樣貌是為了讓更多人知道狀況,並改善獄中的環境。 這幾年林文蔚提出了許多以長期觀察監獄受刑者跟職業別的見解,有需多都顛覆一般人的認知,如施用藥物除罪化,他認為關於藥物成癮是病人還是犯罪者?且開始施打藥物和成癮的社會原因這些才是重點,如果治療人員和民眾帶著偏見看待這些藥物濫用者,那是否如同現在毒品防制的成效止步不前。而也關注著法務部和衛福部近年兒虐家暴事件「罪犯黑數」死亡與傷害的檢視機制。 圖文書《獄卒不畫會死》只是一個讓外頭民眾了解監獄受刑人和監所管理員的開端。用黑白的圖畫,繪製出關於監所的人生,除了讓人了解受刑者為何走向此道,又我們該如何衡量關於監獄罪犯的人權議題?通通抓去槍斃真能有效解決問題嗎?囚犯的人權底線該如何制訂?如何給予犯罪者應有的懲罰和回歸社會是困難之事,而更困難的是我們該用什麼的眼光去看一個曾經犯錯的人。 相關題材推薦(點圖觀看):
|
Author陸坡坡 歷史資訊
月/年
十一月 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