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PO ALL COMMENT 陸坡-電影動漫雜談
  • 首頁
  • 小說連載
  • 評論日常
  • 關於生活
  • 塗鴉

《蜉蝣之島》台灣人的近未來動漫作品夢

24/9/2020

評論

 
圖片
生態浩劫與南島文化,末世預言換人來談
動漫英文名:Mayfly Island
一直以來世界動漫畫作品被簡易分為幾塊,連環動漫畫以日本動畫為主流、英雄動漫則是美國砸錢獨佔鰲頭。中、韓則著墨於手遊動漫畫好生意之流、歐洲法、德等國紀實漫畫與藝術盛行、而東歐如捷克或斯洛伐克則著重於傳統偶動畫發展。在台灣這樣以電子技術和代工為主,科技賺錢文化吃土的小島上,依舊有人願意嘗試去實現個動畫夢。
 
《蜉蝣之島》漫畫是一個以動畫製作為名的前傳性質的作品,敘述一個後世紀和近未來的半科幻與生態浩劫的故事,漫畫中分為三小段故事,各有連貫,也與未來動畫的本篇有所連結,也是向來以紀實漫畫為主的慢工文化所嘗試的第一部架空作品。

圖片
台灣雖然受到各方動漫畫陶冶,但也因此在許多方面要發展ACG這塊很不容易,台灣動漫就如同台灣電影當初的處境,當消費者可以選擇《鬼滅之刃》和《海賊王》,為何要花一樣或更多的錢去看一部不認識的台灣作品。
 
台灣對於動漫畫的產業鏈沒有像美國或日本一樣完善的機制,從出版社漫畫編輯的培養到企業對投資動畫不如投建案的思維,都可以看出對動漫畫等文化產業的知識不足,無法像中國大撒幣的搞出個產業鏈,台灣ACG產業有著更艱辛的產業大路要走。
 
面對過往多個失敗案例:如從動畫到宣傳都明顯不足的《重甲機神》、或是由中方投資日本製作台灣漫畫家作品《時間支配者》即便製作精美,卻也難得觀眾好感。
 
但即便如此仍有如成功案例,例如在外拿下多個獎項以台灣小市民人生故事動畫作品《幸福路上》、以魔幻和詭譎的動畫風格引人入勝的短篇動畫《金魚》、甚至是國內外遊戲圈內實況主一致好評製作《返校》與《還願》的赤燭工作室。這些都表示說台灣作品不是純粹的不行,而是取決於製作人的用心程度和是否有人願意投資這些文化創作者。
漫畫《蜉蝣之島》是一部由同名動畫延伸出來的前傳性質的作品。前身是2017年台灣兩間工作室 Studio REALS與Safe House的動畫師們發起《最後的卡夫特》的台灣動畫電影發想,可惜最後募資失敗無法如期製作。
 
但是動畫劇本基本上是完成的,在2018年改名為《蜉蝣之島》並釋出將改編成前傳性質的漫畫作品,顯示出這群動漫畫創作者並沒有放棄要把這部他們腦海中所想的屬於台灣的近未來與台灣的科幻故事給大螢幕化的願望。
 
《蜉蝣之島》整本書是由三篇有連貫性的小故事串聯而成,分別為:〈奶與蜜之地〉、〈等待花開時〉、〈她與島之歌〉三個主角和背景都不大相同,帶領讀者認識這個末世代世界觀了解角色動機和流傳與世界內的「蜉蝣」傳說。
 
除了全彩繪製以外,選擇留有強烈筆觸的技法和用紙,還有呼應的書新內容和精裝設計讓整本書相當精緻,整體風格頗有《海獸之子》創作者五十嵐大介的風情,但又因參考台灣南島民族的資料和受到國外漫畫風情的影響,而有著獨特的說故事和表現方式。

圖片
可以說這本漫畫書是一部相當用心且表達出整個世界觀完整性,更重要的是說明製作組沒有放棄將原作製成動畫的夢想。但在這之中還是有一些不足之處,我想追根究柢是創作團隊最終的目的是在動畫電影,而非經營漫畫創作。
 
《蜉蝣之島》漫畫前傳在我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前哨製作精良的宣傳物、或是大喊:「我們還在這裡!我們沒有放棄動畫。」因為存在感而製作出來的漫畫作品。三篇漫畫在普遍看黑白漫畫的台灣有著新鮮感,但卻也難免會被成熟的作品比較。
 
例如近未來世界觀在歐美與日本都是常用的設定,光是這點《蜉蝣之島》用同樣的設定有些吃虧,雖然故事裡有著南島阿美族風情的設定和傳說故事做為亮點,但是只在最後一篇《她與島之歌》大量展現,在其他篇章中稍顯不足,對於台灣原住民文化沒有研究的人必須還得從對談的文字才得以了解。
 
前兩章《等待花開時》與《奶與蜜之地》有著比較濃厚的前後呼應,並且帶出第三章故事的蜉蝣島嶼,但就如同這部漫畫當出的定位,它其實比較像是完成設定的補完作品,但在正篇都不明朗下塞給觀眾一個前傳?對於這種手法我有些存疑的。

圖片
《蜉蝣之島》作為一個短篇集和動畫前傳是及格甚至精緻的,但你要說它故事或畫風是否吸引人,我認為它無法太過吸引一般喜愛或習慣日系漫畫台灣群眾。
 
可以說《蜉蝣之島》整本漫畫最大的賣點是它的設定和世界架構在少琢磨科幻的台灣市場是新鮮的,但在人物上的琢磨卻是不足的,賣設定或賣角色,比較能做到商業利益和讓讀者投入感情的通常是後者,這只能看《蜉蝣之島》是否能在本傳刻劃出一個讓人喜愛的角色和冒險故事。
 
整體而言《蜉蝣之島》是一本披著漫畫外皮的故事設定集。並且有著漂亮的美術與藝術成分加持,但依舊是個台灣老問題,它是本依舊美好但商業性質薄弱的創作產物,這一直以來都是台灣作品最大的問題點。
 
但如今市場在轉變,對於台灣作品也因為一些成功案例讓投資方注意,《蜉蝣之島》端出名為漫畫實為讓人了解整個故事架構和大背景的前菜,就等是否有人吃了前菜之後會期待主菜是什麼?還是就此對於一道道上菜的順序感到厭煩,就止於此。
圖片

相關題材推薦(點圖觀看):
圖片
聽見亞太之聲,台灣漫畫雜誌《熱帶季風》導讀
圖片
《檳榔美少女》巴西在台漫畫家的檳榔浪漫
圖片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獻給台灣社運的情詩
圖片
飄洋過海品茶香《異人茶跡》台灣烏龍茶漫畫史
評論
    图片

    Author

    陸坡坡
    設計、文字工作者

    待過中國、曾在日本情色產業、韓國遊戲公司、台灣電視台、夜店工作

    作品
    《營長的除靈方法》
    《三三五日軍中手札》
    《七三七日同居手札》
    《少年仔》
    《軍中輔導》
    《黑貓與自行車》
    《父親的情色錄影帶》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歷史資訊

    月/年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二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6
    十一月 2016
    十月 2016
    九月 2016
    八月 2016
    七月 2016
    六月 2016
    五月 2016
    四月 2016
    三月 2016
    二月 2016
    一月 2016
    十二月 2015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九月 2015
    八月 2015
    七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三月 2015
    二月 2015
    一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一月 2014
    十月 2014
    九月 2014
    八月 2014
    七月 2014
    六月 2014
    二月 2014

    RSS 訂閱

    電影回收桶
    Flag Counter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 首頁
  • 小說連載
  • 評論日常
  • 關於生活
  • 塗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