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認為這部紀錄片是一種自己了解自己的家庭,並且擁有詮釋自己的權利,來定義自己,而不用被原先世俗的價值觀念貼上標籤色彩。在一次敘述牽亡的紀錄片中,《日常對話》的導演黃惠偵才第一次接觸到紀錄電影這樣的事物,也開始感覺到紀錄片是一種不同於硬碰硬的街頭社運,是一種較柔性看見社會核心的影像運動。藉由影片讓人了解實事,可以幫助更多人用影片去訴說自己的立場和需求,看見在社會角落的人群故事。 「能不能改變世界我不知道,但我相信紀錄片可以改變人。當人改變了,世界也必然改變它原來的樣貌。」這是《日常對話》導演所相信的,不管是她與母親或是影片中任何人的對話,這部電影對她來說並非只是作品,而是一種揮別家庭傷痛過往,了解彼此邁向往後的一個使命。親人間那道無形的距離,與彼此之間的情感的隱埋,對生活型態的制式化與各種輿論的負擔,變成一場母女之間的鴻溝,而日常對話,似乎又再次找到彼此之間藏在心裡頭的愛。
|
Author陸坡坡 歷史資訊
月/年
六月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