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坡-電影動漫畫雜談

  • 首頁
  • 小說連載
  • 評論日常
  • 關於生活
  • 塗鴉
  • Manager Test
  • 首頁
  • 小說連載
  • 評論日常
  • 關於生活
  • 塗鴉
  • Manager Test

《日本人的養成》日本小學教育紀實

3/11/2024

評論

 
圖片
小学校~それは小さな社会~(2023)
從學校開始的小社會,日本小學的教育探索
學校教育是現代國家普遍採取的教育模式,不管是從幼稚園開始提早接觸到團體生活,或是小學才開始學習與自己家人之外的人群相處,學校教育是許多人成長的必經之路,也是在未成年時最常接觸到的環境。
 
台灣過去受到日式現代教育的影響深遠,再戰後受到滯台國民政府中國式教育,再受西方改革下不斷嘗試多元教育,可以才慢慢走向如今的教育軌道。台灣的殖民時代受日本現代教育,故在教育本質上有起始點的相同之處,在多年後的日本教育是否有所改變?
 
《日本人的養成》是拍攝日本小學受教育學生們的團體生活紀錄片,全片有三個明顯主題,一是以剛入學的低年級新生開始學習學校作業和團體生活為主、二是要畢業的六年級學生再即將邁入日本初中生活,最後一年的小學生活。最後則是擔當起教育學生,小學老師們的苦惱和對於教育制度的努力,並省思自己是否有將學生引導於正途。
圖片
《日本人的養成》是什麼電影:
你的學校生活是快樂或苦痛?相信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生活,也許也有人的學校生活與一般大眾差距很大,例如森林小學、在家自學、或是輟學未能完成學業,有些人則在多年之後重返學校補足遺憾,但大部分如果沒意外的話,在現代教育體制上都會完成九年一貫的學習。
 
從進入學校生活的開始,就是進入到社會的一環,也就代表你得在學校中學習現代基本知識,和與他人生活的各項技能,和找到自我的方向。
 
不過因為各國不同的社會風氣,每個國家對於自身國民在學校的基本教育是有所不同的,這點從小學就可以明顯感覺不同。如:歐美許多國家的小學教育,放在發展與啟發學生的興趣上、而亞洲國家,中國、韓國則對於學習要求相當重視,日本也有所為的從小學開始就要考試的名門學校,對比下來台灣的小學教育,似乎有參考許多國家的教育風格,並多方嘗試,但這也導致台灣有時候的教育會讓家長覺得,學生像是教育制度下嘗試的白老鼠。
圖片
圖片
在戰後亞洲一個開始現代化教育的國家日本,可以說是亞洲教育制度的一種指標,也讓人好奇關於日本的學校教育,《日本人的養成》便是以小學為例的拍攝日本小學教育的紀錄片。導演-山崎艾瑪,是在日本長大的英日混血兒,因為混血兒的原因,故在日本的童年也有遇到一些問題,但山崎艾瑪依舊想探討關於日本教育。與一般人想像的不同,在歐美其實將日式如今的規範與秩序稱為:「日本遺留的軍式教育所帶來的社會秩序」也就是我們所熟知日本國情是重視團體,忽略他人感受的社會風氣,對於這點西方多年對日本教育褒貶不一。
 
《日本人的養成》這部電影,並不是山崎艾瑪用來拍攝日本人好棒棒的反駁歐美論述的電影,相反的承襲著外國看日本的觀點,並且結合自身雖不能說美好的日本教育。
 
山崎艾瑪想拍攝出:「日本教育有許多問題,但還是有它美好的那一面」。電影原名其實是《小學~小小社會~》,是以日本小學生的生活,和學校老師的教育這一年之中的拍攝,來反思關於日本小學教育,影響日本人在往後踏入社會的塑造日本個性的重要一環。
圖片
圖片
《日本人的養成》分析與延伸:
關於山崎艾瑪這位導演的紀錄片作品,因為成長在日本和歐美文化之間,故常常會有兩種視角去看日本社會,故她的作品不管是短片、長片有時候會反映出日本較為忽略的另一項觀點,而這些拍攝角度,我認為有時候也是台灣人在思考事情時,往往忽略之處,故也很有參考價值。
 
山崎艾瑪在2020年疫情期間在台上映過《甲子園:夢想之地》就是一部跟以往甲子園記錄不同的電影,在熱血、青春、一生懸命等野球故事之外,山崎艾瑪選擇甲子園野球部的改革制度和非棒球強校作為拍攝對象,拍攝日本對於過往運動社團軍事化的管理、學長學弟制的制度,在近年所做的改變,是相當跳脫以往甲子園故事的紀錄作品。
 
《日本人的養成》這部紀錄電影承襲著《甲子園:夢想之地》之後,以小學生的日常為主,來反映日本人的成長的最開始。這項拍攝計畫其實世間點相當久,主要是在紐約生活的時候,山崎艾瑪意識到她有所謂的「日本人特質」這點,而這些特性與想法,很多都來源於她小時候在日本大阪所受的小學教育,故她認為小學教育是一個影響孩子一生很重要的環節之一。這讓她興起拍攝日本小學,探討小學與社會連結的一環。
圖片
圖片
《日本人的養成》與一般探討社會的紀錄片有不同的點是,它鮮少有單獨訪談片中人物的環節,只是在中穿插隨口詢問小學老師的片段,來敘述小學老師現在的工作,或是即將與學生交代什麼。故《日本人的養成》沒有實質上的旁白提示和採訪,更多是讓觀眾去體驗一次日本小學生活。而導演這點意外的觸碰到許多觀影日本人心裡的一塊。因為這些小學生活正式他們過去一直延續下來的教育,整體來說他們重新回顧了一次自己最剛開始成為學生的那一天,而發現日本小學美好之處,和如今長大回頭過來感覺有問題的地方。
 
從三年的努力全都是為了與野球部的大家打進甲子園,而忍受苦痛,並在球場勝敗決定那一刻放聲大哭的《甲子園:夢想之地》。到第一次與陌生同齡的人相處,並且遵守學校紀律,和為了班級和團體能繼續運行,感受到社會責任的《日本人的養成》都反映出日本社會的樣貌。
 
有意思的是這些教育和養成,很多都留有軍事社會的縮影,社會規矩、團隊合作、不添麻煩,有許多是美好的品德,但在斬斷每個孩子的獨特性,進而要求一體化,這樣的想法,是規矩的日本教育,這幾年下來不斷在思考之處,也是新一代與舊一代的碰撞點。
圖片
圖片
《日本人的養成》值得一看嗎:
這部紀錄片原名是講述日本小學與日本社會的關係,為什麼會被譯成《日本人的養成》我想是跟山崎導演表示的:她在國外才發現自己有許多的日本習慣,和日式思維是在小學的時候被養成出來的,故我想這應該是譯名的主要原因。這部紀錄片其實在某方面與台灣學校生活有著很類似的一面,可以說台灣學校教育,的確有保留不少過去日本現代教育的縮影,例如打掃教室、播報任務、和午餐打飯等,但在某方面也可以看見日本在要求團體制度下的嚴謹性,和自我要求。
 
如同前言,《日本人的養成》有三個主要的部份:一年級入學新生、即將畢業的六年級生、小學各年級的導師。我認為在日常之中紀錄片有幾個決定性的地方,可以看出日式教育的要求和受到日式教育下教育出來的學子對待事情的態度。
 
一個是一年級女孩加入演奏團隊徵選的過程、第二個是六年級男生要在運動會表演自己不擅長的跳繩、最後則是畢業典禮的老師對於這一年的總結,自我評判與相互依意見交流。這些我認為在電影裡是重要的一環。
圖片
紀錄片《日本人的養成》並不是一部誇耀或貶低日式教育的作品,我認為就因為山崎導演有著混血兒與日本、歐美兩處的生活經驗,故在拍攝的角度傾向於展現日本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面。
 
《日本人的養成》的小學生和老師、《甲子園:夢想之地》的野球部員和教練皆是如此。在走出軍國主義後的日本,學校生活是否真能脫離這樣軍事教育的影子,在自由和限制之間的分界線在哪裡,在團體生活的犧牲奉獻,是否真的對於學子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大人,還是只是社會壓抑每個日本人心中做自己獨特的個性養成?
 
常常透過推特和一些日本人常用的軟體,去看觀於日本這個社會。我也短暫在日商公司待過一些時間,甚至用爛日語與日本人交流。對於一些動態影片、自媒體、甚至實際在日本感受到的日常,對應《日本人的養成》我想某方面日本人的一板一眼,和做事態度,許多可能真如山崎艾瑪所表示更小時候的教育有關。但在如今日本教育未大幅改變,為何新一代的年輕人用自我的方式反抗起傳統日本的公司文化、在學校生活、甚至女性主義和少數群體的興起?也許在國小教育是本質上基本對日本社會是非的認知,但判斷是非的不合理性,就是後來日本人自我學習所有新認識之處。
圖片

GoingBus合法共乘平台,影視多平台一站式低價訂閱!
GoingBus為合法串流媒體共乘平台,並在歐美、韓能以合法且非作弊的方式以低價購入串流平台高級會員。不管是Netflix、Disney+、HBO GO、YoutubePremium等不需要湊團,輕鬆快速訂閱你想要的影音平台。使用折扣碼「kevi」首次訂閱時享有10%的折扣。
圖片
訂閱頻道有任何問題,官網設有24小時全年無休的客服支援,可直接使用中文對話。並使用後如不符合所求可在24小時內無條件退款。

相關題材推薦(點圖觀看):
圖片
《青春》與《甲子園》日本高中野球最高殿堂
圖片
《文林銀行》小學生領薪怎麼花?
圖片
《深山裡的舞蹈課》偏鄉小學的舞蹈紀實
圖片
《足夢邊境》夢想需要點傻勁
評論
    图片

    Author

    陸坡坡
    設計、文字工作者

    待過中國、曾在日本情色產業、韓國遊戲公司、台灣電視台、夜店工作

    作品
    《營長的除靈方法》
    《三三五日軍中手札》
    《七三七日同居手札》
    《少年仔》
    《軍中輔導》
    《黑貓與自行車》
    《父親的情色錄影帶》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歷史資訊

    月/年

    四月 2025
    三月 2025
    二月 2025
    一月 2025
    十二月 2024
    十一月 2024
    十月 2024
    九月 2024
    八月 2024
    七月 2024
    六月 2024
    五月 2024
    四月 2024
    三月 2024
    二月 2024
    一月 2024
    十二月 2023
    十一月 2023
    十月 2023
    九月 2023
    八月 2023
    七月 2023
    六月 2023
    五月 2023
    四月 2023
    三月 2023
    二月 2023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二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6
    十一月 2016
    十月 2016
    九月 2016
    八月 2016
    七月 2016
    六月 2016
    五月 2016
    四月 2016
    三月 2016
    二月 2016
    一月 2016
    十二月 2015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九月 2015
    八月 2015
    七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三月 2015
    二月 2015
    一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一月 2014
    十月 2014
    九月 2014
    八月 2014
    七月 2014
    六月 2014
    二月 2014

    RSS 訂閱

    電影回收桶
    Flag Counter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