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坡-電影動漫畫雜談

  • 首頁
  • 小說連載
  • 評論日常
  • 關於生活
  • 塗鴉
  • Manager Test
  • 首頁
  • 小說連載
  • 評論日常
  • 關於生活
  • 塗鴉
  • Manager Test

2025《凡爾賽玫瑰》不過時的宮廷浪漫

20/5/2025

評論

 
圖片
劇場アニメ「ベルサイユのばら」(2025)
過於精簡,角色情感與故事都很突兀的凡爾賽
過去台灣社會往往是男女有別,就連動漫畫也會有明顯的男女有別,但不挑食的宅宅往往抱持有動畫看就好,許多男生在過去也是會看如《美少女戰士》、《夢幻遊戲》、《小魔女DORAMI》等,這類偏向女性向的作品。
 
當然不乏有些沒完沒了、時代眼淚的經典,例如《玻璃假面(千面女郎)》、《王家的紋章(尼羅河的女兒)》等,當然如果是接觸《風與木之詩》或《波族傳奇》那又是另個故事了。過去的少女作品許多都有著時代性的嘗試與突破,有些甚至是一種華麗和女性主義的想像詩篇。
 
要說經典,1979年動畫化的《凡爾賽玫瑰》絕對是世界級的漫畫作品,故事敘述18世紀法國兩位女性,法國瑪麗王后與男裝女子近衛軍隊長奧斯卡,兩位女性,因各自的抉擇奔向平行道路的歷史故事,也包含兩人與不同男子間圍繞的情感糾葛,2025年重新製作的《凡爾賽玫瑰》電影版,能否成功改編這部在國際間備受讚譽的少女漫畫呢?
圖片
2025《凡爾賽玫瑰》是什麼動畫?
過去我的碩士論文是寫跟漫畫設計有關的論文,雖然題目不是探討漫畫社會議題,而是比較漫畫分格設計的相關研究,但多少也是對漫畫作一些簡單的定義,例如該如何去定義一部漫畫是少年或少女漫畫?還有漫畫分鏡與分隔的不同,或是漫畫為什麼要有分格。在研究時,我滿意外的一個發現除了漫畫分格的有趣和每位漫畫家分格的差異性外,也發現少女漫畫或女性漫畫家在分格、分鏡,甚至內容上是很有創意與挑戰性的,我想也許就是因為這些女性創作者豐滿的創意,讓我們可以感受到日式漫畫裡許多不同的觀點。
 
少女漫畫,在過去面向的女性讀者,描繪以女性為觀點的世界觀漫畫作品。但是當年日本的少女漫畫其實是被男性編輯、男性出版商所主導,故我認為就本質上早期的一些少女漫畫,仍然有男性主導設計給女性看的一種被男性主導作品權的縮影,故才有後來1970年代日本『花之二十四年組』的女性漫畫家透過作品與創意,拿回關於女性漫畫家詮釋作品的主導權。
 
這其中池田理代子的《凡爾賽玫瑰》雖然不是花之二十四年組之內,但打破關於少女漫畫只有戀愛、女性被男人拯救、甚至是中性美感,可以說鼓舞許多女性讀者與創作者。

圖片
圖片
《凡爾賽玫瑰》是女性漫畫家-池田理代子的成名作品,也在國際上備受矚目,在2022年統計,全球共銷售2300萬冊,並且裡面關於在法國大革命,女扮男裝的軍官奧斯卡,這個角色的設計與故事結構,都受到許多專家學者的討論,除了以女性主義的觀點外、歷史和性別平權,還有關於裡面的政治意涵,並跟另一位女主,歷史上真實存在的瑪麗王后做出很有意思的對比討論。而作者池田理代子談起《凡爾賽玫瑰》這部作品,也表示的確是要透過這部少女漫畫,探討關於政治、性別等等,社會議題。
 
《凡爾賽玫瑰》故事是圍繞在法國大革命的開始與結束,以瑪麗王后跟近衛軍隊長奧斯卡,兩位女性不同的思考與身分,而展現出的時代女性世界觀故事。在漫畫連載或是動畫化都受到漫迷與一般大眾歡迎,台灣最初代理的版本譯名為《玉女英豪》。
 
2025年,《凡爾賽玫瑰》以新版的動畫電影回歸,動畫主軸放在主角奧斯卡的情感與自我認同的敘事上,並且改以寶塚歌舞音樂劇的方式呈現,並且改動了一些人物的個性和描繪,例如:奧斯卡父親的性格,就與原作上有很不小的差異,奧斯卡與安德烈之間的感情戲也減緩許多濃烈的情感篇幅。
圖片
圖片
2025《凡爾賽玫瑰》分析與延伸:
雖然歐美如今對於性別平等、女性主義這塊幾乎是這項領頭羊的地位,但在80年代,像是池田理代子《凡爾賽玫瑰》這樣男裝女子的性別認同故事,且有複雜愛恨情欲的動畫,通常還是以剪輯或是刪減放映。就連法國在1986年首波時,也對奧斯卡的性別保守處理,主要是弱化奧斯卡女性這塊,而使用男性用語稱呼。雖然有不少人認為這是加強奧斯卡在公眾以男性姿態世人的效果,但許多動漫迷認為這是電視台再撥放為了安撫家長,所做的將奧斯卡「去政治化」的決定。
 
此外《凡爾賽玫瑰》原作其實本身就是在一個極具政治意義的作品。作者池田理代子,當時創作《凡爾賽玫瑰》時,除了受到女性主義,與花之二十四年組同樣表達女性詮釋與創作作品的自由外,池田本身在1960年代曾短暫加入日本學生的學運思潮的新左翼運動,對於社會運動的重視。
 
為何說池田理代子參與學運對於《凡爾賽玫瑰》這部作品是重要的?是因為當時許多女性投入學運(新左翼運動),以為可以有對於日本男女平等的推動與改變,但結果卻發現新左翼運動在本質上,只是更強化男性主導與階級鬥爭政治化,故在她跳脫出來時創作出《凡爾賽玫瑰》的奧斯卡,等同於在男人權力環圈中出淤泥而不染的玫瑰。

圖片
圖片
簡單來說如果萩尾望都、竹宮惠子(花之二十四年組)等人追求的是女性詮釋作品角色與創作題材的自由,池田理代子的作品則代表當代她追求女性價值(第二次女權運動)與在作品融入政治觀。這點從她創造的瑪麗皇后並不是惡女也絕非善類,這點可以看出她客觀的處理角色,這點也讓一些研究學者認為《凡爾賽玫瑰》不落俗套的原因。
 
雖然對於法國大革命與法國宮廷來說,歐美尤其是法國學者認為《凡爾賽玫瑰》仍有太多的日式宮廷浪漫的想像,如同如今日本幻想非真實中式國度(十二國記、彩雲國物語等)與中古世紀。整體而言《凡爾賽玫瑰》在劇情上還是保留傳統少女漫畫的男女情愛色彩。
 
比較有意思的是在原作中其實隱藏許多「S文化」,所謂的女女超友誼關係,不同於如今的百合這樣明目張膽的女女風氣,60、70年代的S文化,是一種女性與女性之間的姊妹情誼。這種感情在《凡爾賽玫瑰》可以明顯地感覺出來,而奧斯卡亦男亦女的雙重性別身分,這也是池田理代子受到寶塚歌劇中「男役」與「娘役」之間互動的影響,而也塑造奧斯卡從原本故事設定的配角,晉升為王子型帥氣女性的女主角,這也引響後來許多作品帥氣女性的設定(齋藤千穗、幾原邦彥的團隊創作的原創動畫《少女革命》最具代表性)。

圖片
圖片
2025《凡爾賽玫瑰》值得一看嗎?
這次重製的2025年版本的《凡爾賽玫瑰》,如以我一位看過1979年動畫版,和原作漫畫的宅宅來說,是對動畫的畫風與歌舞的安排滿意,但整體劇本的編製相當不能認同與給予好評。可以說重製後的《凡爾賽玫瑰》有把法國十八世紀那種洛可可風格,細緻奢華的樣貌給表現出來,甚至我覺得人物細緻度就某方面超越原作,可以看得出來在美術設計上費盡不少功夫,還有歌舞的安排,在這次營造出歌劇感,並且以類似寶塚歌舞的形式演出,可以看出很細密的掌握住《凡爾賽玫瑰》這部動畫詮釋的風格。
 
但與美術動畫表現呈反比的就是這次2025年版的《凡爾賽玫瑰》劇情安排世一蹋糊塗,人物設定與感情線也被塑造的莫名其妙,會導致這種悲劇的產生,主要是這次的《凡爾賽玫瑰》是一個排除將近三分之二劇情的「閹割版」故事。因為著重在奧斯卡的女性自主與自我認同,完全省略了其他角色的故事線,變成很可怕的讓人完全摸不著頭緒,和原作的政治塑造。
 
瑪麗王后這邊的故事主軸之一,勃利公爵夫人的故事線完全神隱,貴族角色也幾乎未出場,這導致觀眾完全無法了解瑪麗王后的轉變,也讓她與奧斯卡的攤牌,變成很兒戲的塑造,這有違於原作池田理代子用心塑造的瑪麗王后。

圖片
雖然很清楚《凡爾賽玫瑰》主角奧斯卡,那帥氣麗人的風範就算放到現今來看也是能迷倒眾多男女觀眾,但因為缺少了許多角色與事件來鋪成故事,讓奧斯卡很多情感波動,在動畫電影中都顯得突兀與不自然,尤其是在她跟安德烈的兄弟感情到男女情感的轉換,新版動畫可以說是強行帶入劇情,塞入情事告知觀眾他們之間情感的轉換,讓人完全無法感受兩人之間情愫。可以說故事只聚焦在說明奧斯卡在生為女人情感,與披上男性戰袍在法國民主戰場,說得完整,剩下的完全是略過,但那些被略過的部分反而才是能讓觀眾了解角色細節的部分。
 
可以說2025年版的《凡爾賽玫瑰》會做出這種決定是因為動畫電影時間過短,原作的時間線又相當成,並且原本就是瑪麗王后與奧斯卡隊長,兩個女性在法國歷史洪流下的差異,最終只成了奧斯卡的獨秀,彷彿看了一場寶塚歌劇只有男役沒有女役的演出,讓人無法感動。
 
2025年版的《凡爾賽玫瑰》只是一個對於原作故事的導讀性作品,雖然1979年動畫版與漫畫版,畫風有些老舊,裡面人物的戀愛腦跟煩膩的愛情觀,會讓一些現代讀者很不適,但可以嘗試看看這部在70年代,做出許多革新的少女漫畫,我覺得會對於少女漫畫基本印象有很大的改觀。

圖片

相關題材推薦(點圖觀看):
圖片
《美少女戰士Eternal》故事完整卻差強人意
圖片
《尋找小魔女DOREMI》幸福的魔法咒語
圖片
《學姊是男孩》我喜好的自由式
圖片
《再次綻放的花》女人的美無論年紀
評論
    图片

    Author

    陸坡坡
    設計、文字工作者

    待過中國、曾在日本情色產業、韓國遊戲公司、台灣電視台、夜店工作

    作品
    《營長的除靈方法》
    《三三五日軍中手札》
    《七三七日同居手札》
    《少年仔》
    《軍中輔導》
    《黑貓與自行車》
    《父親的情色錄影帶》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歷史資訊

    月/年

    四月 2025
    三月 2025
    二月 2025
    一月 2025
    十二月 2024
    十一月 2024
    十月 2024
    九月 2024
    八月 2024
    七月 2024
    六月 2024
    五月 2024
    四月 2024
    三月 2024
    二月 2024
    一月 2024
    十二月 2023
    十一月 2023
    十月 2023
    九月 2023
    八月 2023
    七月 2023
    六月 2023
    五月 2023
    四月 2023
    三月 2023
    二月 2023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二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6
    十一月 2016
    十月 2016
    九月 2016
    八月 2016
    七月 2016
    六月 2016
    五月 2016
    四月 2016
    三月 2016
    二月 2016
    一月 2016
    十二月 2015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九月 2015
    八月 2015
    七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三月 2015
    二月 2015
    一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一月 2014
    十月 2014
    九月 2014
    八月 2014
    七月 2014
    六月 2014
    二月 2014

    RSS 訂閱

    電影回收桶
    Flag Counter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