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提到校園劇又是高中生活,在台灣很直覺的都會想要拍攝過去舊時代的學院愛情故事,不然就同志片或青春運動電影。那個動盪大時代的確是個吸引人的背景;同志世俗禁忌和故事感也是相當足夠,運動電影也是頗有賣點的題材類型。不過近幾年台灣也有像是《行動代號孫中山》、《共犯》等這類型另類校園電影,講述社會現實與推理詭譎的故事。這跟有著差不多節奏習慣的日本電影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聽說桐島退社了》講述著松籟第一高等學校裡原本品學兼優、運動萬能的排球社長、又有校花女友的桐島,竟無預警的退出排球社失去蹤影,關於他消失這一個禮拜中的故事。看似一件單純的退社事件,卻接連著牽動校園中與桐島有關無關的人群。隨著一個禮拜的過去,原本學校裡運轉的小型社會結構,竟逐漸崩塌,理想中青春的校園生活,已經無法挽回...... 影片中以不同的人物視角,多重劇的方式詮釋一個禮拜中每個人因為桐島退社後漸進的發生什麼影響,前期透過事件的發生講訴整個校園的結構與人物關係。讓觀眾透過裡頭角色代入自己,進到由青少年組成的社會結構中。除了因為桐島退社事件引發出許多更多原本就看似瑕疵的部份崩壞,更主要是桐島的文武雙全,全能者光芒不在,讓原本一個憧憬理想瞬間結束。 | 故事很有趣的以不被看中的電影社團社長前田涼也,和明星體育社團萬能的桐島做出一種強烈對比。觀眾從頭到尾不會在影片中看見桐島的身影,因為桐島再電影是一個絕對完美的象徵。而當這完美變得不完美,讓所有追求這份完美的學園世界崩潰。這個體制崩潰,也對電影社長前田涼也造成影響,而有了一些弱小者的抵抗。 電影《聽說桐島退社了》,喚醒許多觀影者緬懷青春高中回憶,同時映照出一個虛偽的學校生活逐漸走向現實樣貌的落差。雖在日本獲得多項電影大賞,且好評不斷,但一些電影評論者則給於不佳的感言。 認為導演在改編時,將小說中太多角色拉進來,卻未將每位角色的心裡深入描繪,反而太多東西只是些微帶過。在固定幾個角色身上的描寫又太過了頭,反到將該角色變成典型校園電影人物一樣失敗。 但不管評價如何,《聽說桐島退社了》都成功的讓觀眾從一個簡單的小故事,延伸至一個高層次社會問題,有時候掙脫一些朋友的羈絆、思考解放自己內心最重要的部份,探究未知,這才是青春啊! |
|
Author陸坡坡 使用下方搜尋站內電影與書籍
Archives
六月 2019
|